顎破機的發展歷史大科普
一、國外顎破機發展歷史
19世紀40年代,北美的采金熱潮對顎破機發展有很大的 促進作用。19世紀中葉,多種類型的顎破研制出來并獲得了廣泛的應用。上個世紀末 ,全世界已有70多種不同結構的顎式破碎機取得了專利權。
1858年埃里.布雷克(El.Blake)取得專利權,制造雙肘板顎式破碎機。現在 最常用的顎式破碎機是布雷克的顎式破碎機和更近代制造的單肘板顎式破碎機。顎式 破碎機最大的弱點之一是它們在一個工作循環內只有一半時間進行工作。
一、國外顎破發展歷史
80年代以來,我國顎式破碎機的研制與改進取得了一定成果。如我國破碎專家王宏勛教授和他的學生丁培洪碩士引用了“動態嚙角”的概念,開發GXPE系列深腔顎式破碎機,當時在國內引起一定的轟動。該機與同種規格破碎機相比,在相同工況條件下,處理能力可提高20%~25%,齒板壽命可提高1~2倍。該機采用負支撐零懸掛,具有雙曲面腔型。
第二代GXPE250×400負支撐在第一代的基礎上進行了全面改進,增大了破碎比,降低了產品粒度,最大給料粒度為220mm,小時產量為5~16t,排料口調整范圍為10~40mm,給料抗壓強度小于300MPa。
PEY4060液壓保險顎式破碎機,以液缸為過載保護裝置,正支撐、正懸掛、深破碎腔。該機最大給料粒度為340mm,排料調整在30~100mm之間,生產能力為10~40t/h。
上圖為一種新型顎式破碎機結構簡圖,其工作原理是:物料由進料斗落入機內,經分離機構將物料分散到四周下料。電動機經三角皮帶帶動偏心軸,使動顎上下運動而壓碎物料,達到一定粒度后進入回轉腔。物料在回轉腔內受到轉子及定顎的研磨而破碎,破碎的物料從下料斗排出。該機通過松緊螺栓和加減墊片可調整進出料粒度。采用圓周給料,給料范圍比顎破機大,下料速度快而不堵塞。與同等規格的顎破機相比,其生產能力大、產品粒度小、破碎比大。